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818的家园-论坛(三线军工厂人的家园),欢迎您的光临!让我们共同来建设三线人的网上家园!  (http://818jy.com/index.asp)
--  悠悠三线情  (http://818jy.com/list.asp?boardid=22)
----  [原创]寻访大别山三线厂—安徽商报登稿记  (http://818jy.com/dispbbs.asp?boardid=22&id=9175)

--  作者:那个年代
--  发布时间:2011/5/23 16:10:34
--  [原创]寻访大别山三线厂—安徽商报登稿记

      

2010年12月初的一天,我在单位和往常一样打开电脑挂上QQ,见一邀请加好友的信息,便随手一点。只见一网友已经预留其姓名、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要与我交谈关于我在网上发表的一些过去在三线厂生活的片段事宜。

我们很快便取得了联系,得知对方是安徽商报的某编辑,其正在编辑一个寻访大别山三线厂的专刊,她走访了霍山和舒城的好多三线厂,其中之一的皖西机械厂留下了很多我的青春少年足迹。

开门见山,她说是看了我发表的《故地重游大别山》《我的合肥故事》《我的故事》,之后觉得其内容与 “寻访大别山三线厂”专刊非常贴切,希望我能参与发表。

写文章就是让大家看的,能否登报没有想过,现在报纸找上门来求之不得,只要求登报稿需经我审验,并给我邮寄一份。

2010年12月11日一位原安徽皖西厂现仍在皖西厂上班的同学、出差途径我处停留片刻,交谈时他给另一位皖西厂的同学(现在安徽省国防工业办公室上班)打电话,叙述我们见面之事,那位同学在一番喧寒之后说已看到昨天的安徽商报登载了我的有关皖西厂的文章,这时我还不知道,当晚上网查询http://epaper.anhuinews.com/files/ahsb/20101210/index.htm在B03B04版的确如此。第二天和该编辑联系,答复:当天已邮出,请注意查收。

 不知何故一个星期后报纸才姗姗来迟,随后现在浙江长兴的皖西同学王培良,合肥二中的高中同学陈行军陆续来电提及此事。

全文如下

我的父母亲都是中岳嵩山南麓的河南登封人。父亲是军人,其所属部队从朝鲜战场回来后,驻防南京江北花旗工地。母亲1958年从郑州调到南京军区卫岗子弟小学,我的童年便是在卫岗小学这个大院里度过的。

六十年代末期,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父亲与南京军区政治部大部分老革命一起,离开了出生入死的老部队。我们全家则来到安徽望江人武部。

就在第二年,父亲三支两军来到地处霍山县大别山区的晥西机械厂。

皖西厂地处大别山腹地,山高林密。厂区和宿舍区就在两山之间的山沟里一之排开,
  
生活单调乏味,但我觉得那时人们的精神都很充实。
   

那个时候的学生家庭作业很少,家务事也不多。放学后面对四周的大山,无处可去。夏天还可以到河里游泳捉鱼消磨时光,其他季节就没有这种享受了。最近的集镇有好几里地,况且镇上只有一个供销社,一个食堂,县城离我们有三四十里地,去一趟县城感觉比现在去趟北京还难。

在皖西厂生活的四年中霍山县城我只去了两次,一次是乒乓球比赛,一次是看我们厂足球队同霍山中学足球比赛。我小时候喜欢体育,那一年代表皖西厂参加霍山县中学生乒乓球邀请赛,当时各三线厂只有初中没高中,而霍山县是以高中生参赛,所以比赛本身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比赛分4个小组,我在小组循环赛中敢打敢拼,干掉了好几个高中生,以不败的战绩获得小组第一进入前4名。

大山里的生活是很单调的,每周六晚上的一场电影还时有时无。因此打牌、下棋是人们的主要业余生活。而我却喜欢一个人静静的看小说。在大别山的这4年里,几乎看遍了当时能够找到的所有小说,可占我看过的小说总数的三分之二。

大约是在1973年,厂里从省国防工业办公室分得一台12寸黑白电视,大家基本都不会使用,打开电源后东扭西扭也不出图象。记得那天晚上,厂工会王主席、学校教物理的老师还有其他人员,以及我们一批小伙伴,几十人浩浩荡荡跟过节似的扛着电视、天线等物品,摸着黑爬上了厂区附近的山上,可惜天线不够长未能到达山顶。由于半山腰信号薄弱,只收到声音没有图像,摆弄了半天直到当晚节目结束也没看成。

第二天白天天线架到山顶,终于收到清晰的信号,晚上几百人围在厂礼堂,观看了电视节目,我记得看的是朝鲜故事片《鲜花盛开的村庄》。

大别山木材资源丰富价格便宜而且家具市场服务周到用户定做家具方便快捷,母亲决定给家里添置几件家具。当时我们家里的所有用具家具都是公家的,那时军人家庭基本如此,走到哪,单位配置到哪,真正的无产阶级,省掉了好多麻烦事。这套杉木家具一直陪伴着母亲到现在,

1974年初,父亲调往皖西厂的上级主管部门、地处合肥的安徽省国防工业办公室。正好我初中毕业,过了年开学后我也去了合肥上高中。

正值初春天气很冷,我坐厂里的卡车到合肥已是中午了,司机师傅将我送到延安路(今芜湖路)上的公办招待所就走了。

我站在招待所大门口等我父亲,被眼前的景色吸引,忘记了寒冷。当时正是学生上学时间,延安路上过往的大部分是七中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穿得五颜六色,围着宽大的围巾,冒着纷飞的雪花,有说有笑,举手投足招人喜爱。

这对于一个在封闭的大山里生活了近4年的青春少年不能不说是一种诱惑,用一句现在的话:外面的世界太精彩……

父亲来接我时,已过了开饭时间,父亲掂了一瓶开水、买了两个馒头、夹了一点咸菜,这就是我第一次来合肥第一天的感受和第一顿饭。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3 16:33:07编辑过][/color]

--  作者:hlzyam
--  发布时间:2011/5/23 17:35:11
--  
送给大哥
--  作者:说话好听
--  发布时间:2011/5/24 19:46:23
--  
送个小蓝钻,赞1下
--  作者:猪猪
--  发布时间:2011/5/24 20:51:05
--  

从南京到三线;十几岁出大山。

跟俺一样。


--  作者:那个年代
--  发布时间:2011/5/25 17:13:34
--  
以下是引用猪猪在2011-5-24 20:51:05的发言:

从南京到三线;十几岁出大山。

跟俺一样。

在南京哪里啊?去哪个三线?


--  作者:猪猪
--  发布时间:2011/5/26 22:54:47
--  

当年我父母都在南京航空学院工作,去的贵州遵义061基地。

81年初,我高中只读了一个学期,就跟着父母走出大山。

我家在三线整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