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后三六零二工厂建厂纪事
作者:邓龙
前 言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湖北西北部,由军委三总部和各军兵种所属的军工单位,星罗棋布地集中分部在湖北境内的京广线以西,汉丹、襄渝铁路沿线的鄂西北广大地区。其中,总后勤部隶属的五家军需工厂,一家军工医院及一家军用仓库,分散隐蔽在丹江口市(原均县)的浪河和丁家营两镇的大山深处。
三线建设留给我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一只皮箱装着一个家,三块石头架起一口锅,三线建设生活就这样开始了。简陋的工具,恶劣的生产环境,极大地考验了三线人的精神和意志。
芦席棚子与黑蚊帐
陈文福,为人憨厚,当年是2385工程筹建处炊事班长。
我是1960年当兵,1968年从部队复员回到丹江口(原均县)浪河店,在家呆了个把月,就被招进筹建处炊事班。当时全县参加招工的有一百多人,招工条件极苛刻,跟当初验兵要求还严格。筹建处从这些人中层层过筛子,最后只录取了四个退伍军人,其中有我,还有三个是汽车兵,因我在部队干了多年炊事工作,所以招进来后还是干老本行。
2385工程筹建处一工区就是现在3611工厂的前身,当时正在搞基础建设,急需建设人员,从地方征集了大量的民工,又影响到地方农业生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70年筹建处经三线总指挥部批准,才从各地农村知青点招来新学员。起初,新学员主要是搞工程建设,领导带着学员队到浪河店河湾里搬水泥砖,浇筑预制板,我们炊事班的锅灶就地架设在河滩上,无遮无挡,连个帐篷都没有,条件极其艰苦。
就这样在3611一工区干了两年,1970年初我随2385筹建处30多人转战到3611二工区,就是后来的3602工厂,一干就是四十年,直到现在还居住在这里。
刚来3611二工区,炊事班设在一座山包下的芦席棚里,芦席棚子夏天热,冬天冷,遇到雨雪天,外边大下,屋里小下,碰到连阴雨屋里连个干爽的地方都没有。有几次刮大风,棚子差点被掀跑了。
一开始炊事班正式员工就只我一个人,后来招来两个民工,一个搞采买,一个打下手。三个人管三十多人的一日四餐,除正常的三餐外,晚上施工人员加班到十二点,还得做夜餐。从早上六七点一直要干到晚上十二点,洗洗涮涮个把小时,刚躺下,老乡的鸡叫了。
当时山里树林多,长脚蚊、小咬特别厉害,晚上睡觉没有蚊帐是睡不成的。幸好我复员时从部队带回来一顶新蚊帐,晚上才能睡个囫囵觉。这顶蚊帐跟着我在芦席棚里三年,由白花花的颜色硬是熏成黑黢黢的,由于没有时间洗,只好托人带回老家让家属洗,后来黑黢黢的颜色洗都洗不掉了。
初建3602工厂的时候,条件比3611还艰苦,当时还没有打通山洞,进出要翻山越岭,交通极其不便,工作又非常辛苦,一天到晚累个半死,但为了工厂早日建成投产,从筹建处总指挥到我们炊事班,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个人损公肥私,大家团结一心,扎实干工作,那时候的人心齐、心善,公而忘私,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干得有劲,干得开心。
(讲述:陈文福
记录整理:邓龙)
翻越垭子口
曾光举,湖北丹江口市人,1959年入伍到铁道兵第四师,汽车兵,1968年复员回丹江口,同年被招进2385筹建处担任临时司机,不久后转正。
我是1968年从铁四师复员回来的,当时在老家青莫大队参加农田水利建设。有一天浪河区委秘书周献策找到我说,2385筹建处亟需一位司机,属于临时借用,问我去不去,我当即答应了周秘书,第二天背上铺盖到浪河区报到。周秘书带我去2385筹建处报到,这样我就做起了2385筹建处的第二任司机,从此与汽车为伴,直到退休。
当时,2385筹建处只有一台美式吉普,司机老丁回家探亲,筹建处领导要经常外出办事,没有司机可不行。于是,我担任了临时小车司机,按当时规定,管吃管住,另外每天补助八毛钱伙食费,算下来一个月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后来老丁探亲归队,我以为临时司机的工作要结束了,这时候上面又给筹建处调来一辆大嘎斯,处里的领导就把我留下来开嘎斯。不久后又相继从地方招来三位复员军人,组成了筹建处后勤班,分别是炊事员陈文富,司机宁汉成、章连富和我。
1969年11月份,随着2385筹建处二工区的开建,我跟着筹建处转到青莫大队,这里是我的老家,我离家更近了。随筹建处一起过来的还有炊事员陈文富,司机章连富和我。从此我们三人一直都在一个厂上班,直到各自退休。
建厂初期,整个2385筹建处就这一辆嘎斯车,一天要往丹江跑五趟。凌晨两点多起床,去丹江水泥厂拉水泥,要在轮渡开船前赶到坝下的渡口,将水泥抢运到汉江右岸。为争取时间,每趟都要把时间掐准,避免等船浪费时间。这辆车除了拉水泥,还要拉钢筋、砂石、和红砖等建材,人歇车不歇,四个轮子每天连轴转,但整个基建过程中没有出过一次交通事故。
记忆最深刻的事情要数第一次到黄龙山里拉木头。黄龙山自古就没有一条通车路,以前的路是赶马帮的羊肠小道,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才在山崖上开凿了一条临时便道,一面是百丈深渊,一面是陡石岩,勉强能过一辆大车。加上山路弯道多,坑洼不平,一般的司机都会打退堂鼓的。我当铁道兵开了七八年的车,啥样的路都走过,就是没走过这样的山路,那简直是步步惊心、提心吊胆。刚开始开着嘎斯上去的时候,我也不敢看路外面,偶尔瞟一眼就浑身发抖, 再不敢往前开了,生怕稍微不小心方向盘打偏了,一头栽下山谷里。我下车蹲在垭口上一连抽了几支烟,再瞧瞧深不见底的山谷,咬咬牙上了车,重新发动嘎斯,握紧方向盘,挂档、踩油门,终于翻越了垭子口,越过了司机生涯中艰难的那一刻。随着一趟一趟地上下跑,心理压力逐渐消失,也感觉这山路没有那么恐怖,后来比这更险峻的山道也能开了。
这些年过去了,回想起过去的往事,很多都记不起了,但有一些记忆是抹不去的,还历历在目。
(讲述:曾光举
记录整理:邓龙)
排子车与烤火的故事
谭成昌,为人率直,说话高喉咙大嗓,人送外号谭大炮。
我是1970年3月招进3611工厂一工区,当时工厂按照部队军事化管理,新学员按连队编成学员队。学员队进厂就参加基建工作,搬水泥砖,扛杉木杆,学员没干多久就分批送出去学习技术。我是1970年5月第一批次到上海浦东参加培训的,学习油桶制造技术。第二年10月回到3602厂,一回来就分到油桶车间上班。当时条件非常简陋,进厂的山洞还没有打通,上下班都得从3611厂坐一截车,然后徒步翻越大山才能到达车间;白天在车间正常上下班,晚上还要去浪河店的河滩上搬水泥砖,去山里扛杉木杆,算是义务劳动,每人发一张价值一毛五的就餐券,吃一顿肉丝面,算是对我们劳动的奖励。
当年的艰苦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我刚进厂的时候,有段时间在后勤搞采买工作,那时候物资缺乏,买啥都需要票证。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拉着排子车到地方采购计划外的物资,柴米油盐酱醋茶,筹建处后勤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很多东西必须要通过地方关系才能买到。我是当地人,在地方上有一些关系,通过关系能买到一些生活物资。我一个人既是采购员又是装卸工,力气活干得多,饭量就增加了,一顿比别人多吃一份饭,有人提意见说我多吃多占,我说我是多吃了,但没有多占,不信你去问管后勤的,你现在吃的喝的用的,哪一样不是我一车一车拉回来的,就连过节的猪肉都是我一瓢糠一瓢麸子喂猪喂出来的,不信你去猪圈问问猪。打这以后再也没有人说闲话了。
我在后勤的那一段时间,虽然工作辛苦,但过得很充实,不过,也遇到过痛心疾首的事儿。那是我在后勤的那个冬天,大雪纷飞,天气出奇的冷。我用排子车拉了一些煤块回宿舍烤火,哪知道隔壁宿舍里的几个同事看我拉煤块回来,也要了一些搬回屋里烤火。半夜里人都熟睡了,那一屋里的人煤气中毒了。结果早上起床上班,一看雪地里趴着一个人,我上前一摸还有气,立即进屋去看,天爷,一屋住五个人,除了一人当晚有事回家外,其余四人全部中毒。三人中毒较轻,再加上抢救及时,都恢复了健康,一人中毒较深,送到厂医务室没有抢救过来,就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离开了我们。
后来厂保卫处还就此事来调查过我,这件事对我的教训深刻,有时候想起来感觉心里也不是个滋味。那个同事要是不出事故,现在也会跟我一样退休了。
(讲述:谭成昌
记录整理:邓龙)
两班倒与“七对七”
皮升元,精明能干,曾任3602工厂四车间油桶线工段长。
我是1975年从3611调到3602工厂四车间油桶线的,跟着上海来的师傅老羊头干装配工。当时油桶线上的机器设备都是从上海老3602厂整体搬迁过来的,连工厂的番号都是沿用老3602厂的。当年有个口号叫“好人好马上三线”,来的师傅们都是上海老厂的技术骨干,他们拖家带口的来到我们均县山区,为工厂早日建成投产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3602工厂分为二、三工区,二工区主打产品是200升油桶、50升扁提桶和2升油脂桶;三工区是由北京3603工厂包建的,开始上马过轴承,后来做过家电,最后定型为风动工具,没一样不是亏本的买卖。最终二、三工区合并为一个3602厂。
1975年二工区油桶生产线正式开始生产200升油桶。1976年唐山地震期间,工厂接到部里下达的生产计划,这是工厂油桶线上马以来首次接到部里下达的艰巨任务。工厂开始采取两班倒、“七对七”的工作模式:人停,机器不停,每天三餐送到车间里,开水冷饮送到机台上。全厂上下围绕一个油桶为中心,全面开展工作,生产想不搞好都难。1979年腊月底,当时快春节了,工厂接到部里下达的生产任务,为了抢时间全厂不放假,恢复两班倒、七对七的工作模式,一切以油桶为中心,后勤处全力保障生产一线吃喝拉撒。随后,军代表进驻工厂,军用车皮停在铁路专用线,绿漆还没干的油桶刚从生产线下来,就立马转运到山洞外的军用货场,装车运走。
当时生产技术部门经过精确核算,每班必须完成1700只油桶,每天必须完成3400只油桶,超额部分实行奖励。另外,由于从生产线到铁路专用线还有一段距离,厂里的运输车辆有限,军列又等着装货,厂领导就发动大家想尽一切办法把油桶送到专用货场,每只油桶运输费七分钱,下班的同事们都去挑桶。有一天晚班,一个司机已经下班,但他偷着开拖拉机拉了一大车油桶送到专用货场,经过一个堰塘时由于疲劳过度,转弯不急,连人带车掉进堰塘里,油桶漂了一堰塘,幸好司机会游泳,算是有惊无险。
过年那天,经军代表同意厂里宣布,中午放假回家吃团圆饭,下午必须赶回来继续上班。那时候的人们诚实听话,脑子里满是学先进,赶先进,思想过硬,工作过硬。
当年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我们加班加点的生产油桶,原来是用于广西、云南对越自卫反击战,事后我们才通过报纸电台知道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的油桶也上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