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日子
如果我上次写的片断当作“电影”的上篇的话,现在我来写《我的第二故乡——818》的续篇。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到了谈情说爱、男婚女嫁的年龄。那时男女青年谈恋爱可没有现在都市年轻人的浪漫,没有外滩的情人堤,没有大马路,没有网聊,没有出门旅游……..我们只能在黄坑宿舍里聊聊天或者看书写信。同房间有男朋友的小姐妹不再集体买饭,而是请他们代劳了。床边坐着各人的男友,讲话总不太方便,又怕影响别人休息,所以男同志一般早早离去。在这种情况下,有时我们就去逛逛我们山沟里的“南京路”——黄坑广场外的那条唯一的马路。看着宿舍楼里泄出的点点灯光,映衬着四周黑黝黝的山峦,别有一种情趣。
相信当时大多数年轻人是有“扎根山沟”的思想准备的,所以在厂里找了朋友成了家。建立一个新家庭真不容易呀。就象前不久我看到一个818人的帖子上写的那样,我们的家具真的是自己做的。买了几段椤木,在一位老师傅家锯成板子,晾了好几个月。待木板干透后,请一位木匠师傅一起做。那时我俩住在黄坑宿舍,只得晚上或休息天去。那位师傅家成了加工场(我至今一直深深怀念着他们全家人)。家具很简单:大衣橱、五斗橱、夜午箱、小方桌,都暂放在老师傅家。整个过程中,我唯一能帮忙的就是用砂皮把“老虎脚”磨磨光,或买点菜帮师母烧烧饭。家人认为,人的一生1/3在床上度过,不能马虎,床要好一点。所以不管多麻烦,在上海买了新床托“迁家”的人带来。樟木箱在上宏桥买好后,也是自己上清漆、包箱角、装锁的。婚后好多年,又做了单人和三人沙发。
婚后的男青年更是辛苦,砌灶、搭柴棚、开荒种地样样自己来。我的他,从白面书生到“壮劳力”,真不简单。 我家的柴棚一半放柴和杂物,另一半是露天的,圈起来养鸡。中间的隔板上开了个小门。天暗了,鸡跳进柴棚里进窝,天一亮从门里跳出来放风。记得给鸡喂食时,常会看到大老鼠与鸡一起抢食,一点不怕,把我都看呆了。我们家门前的菜地里种过青菜、雪里红菜、西红柿、茄子、向日葵,有过收获,但河对岸种的山芋收成不佳。 当时818职工家属烧饭要靠自己上山砍柴。记得有一次我们约了一对小夫妻,同去杨梅坑里面砍柴。为了防止虫叮、蛇咬,上山时,我们将领口、袖口、裤脚口都扎得紧紧的,还边走边用树枝打着草。中午四个人吃的是带去的馒头。把砍下的小树往山下拖时真是累啊,当我们用借来的劳动车把满满一车小树拉回去时,天都快黑了。随着工厂的发展,煤饼炉代替了柴灶,家属区又建起了统一的厨房,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在山里过日子,赶集是家常便饭的事。厂里会择日放车去马家洲和白土街,人多时分两批接送。为了避开拥挤的人群,挑选的东西更丰富些,我于同事们骑自行车去白土街、上宏桥买过菜。天没亮透,只要银白色的山路依稀可见,我们就从上龙坑商店出发,过车队,经梅陂,沿着弯曲的黄泥路骑出去。此时,田野笼罩着晨雾,群山还未苏醒,空气清新极了,令人心旷神怡,不禁齐叹有春游的感觉。去上宏桥的小路边有一片很小的樟树林,其中一棵大樟树长得很特别,离地面一尺高左右,一根粗粗的树枝便横着与地面平行延伸开去,人坐在上面如坐木椅,在那休息简直太好了。记得一次从上宏桥回来,忽然发现我车后书包架上放的猪肉不见了,何时颠下去也不知道。于是我和一同事骑车回去找,其他人在樟树林等。哈哈,肉捡回来了,大家哄然大笑。 我骑自行车水平一般,一次厂里开运动会 ,比谁自行车骑得慢,我摒不住,在终点线前一点倒下来,很狼狈。但骑车胆子不小。从上龙坑去工厂上下班要穿的山洞有时会因停电变得漆黑一片。我曾独自骑自行车穿越过几次。只要眼睛紧盯着远处那个出洞口的亮点,龙头把准就行了,现在想想实在后怕。
后来有了孩子。当时接送职工上下班的交通车是装上雨棚和小梯子的大卡车,上龙坑是起点站。记得我们抱孩子的女同胞可以坐驾驶室,有时没坐到,就把孩子送进驾驶室,请她们抱着,自己上后面的车斗。后来厂里有了一辆深绿色的大客车,从此上下班、去泰和、吉安或回上海探亲就方便多了。 孩子的出生使我们的生活显得快活而忙碌。丈夫把一副小床架子(工厂给每户配备了一大一小床架及吃饭的桌凳,后折价给职工)改做成小摇床,我俩还学做小衣裤和小鞋子,我又照着年历画上的式样给小孩打毛衣。家中没有幼儿座椅,就在藤椅前拦上粗粗的绳索,免得小孩掉下来。有时让他坐在小脚盆里。上班时,孩子放在黄坑托儿所。那时好多新家庭里都增添了小生命,托儿所里孩子很多,我们去喂奶时唧唧喳喳很热闹。阿姨都是职工家属,有几个阿姨的模样我仍然想得起来。当那些在山沟里孕育、长大的小天使后来在庆化礼堂的舞台上唱啊、跳啊、表演节目时,我觉得我们的818有了生气,也增添了色彩。我们的根扎在了深山,我们的命运和818紧紧相连。要不是后来的变迁,我们也许真的会在那里生活一辈子。
我们的工厂在那几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山洞里的工房陆陆续续搬了出来。在那些日子里职工们拉电缆、铺水泥路、安装设备……做了许多工作。由于国内外形势的改变,818的军品生产也向民品转型。微孔滤膜、锦纶丝等产品也就应运而生了。当时,从五湖四海汇集在一起的818人仍然坚持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她的生存和发展而努力工作了好多年。
虽然今天的818已今非昔比,但她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会记住那里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我忘不了那里曾有过我们的身影,我们的故事。让这部用青春与岁月凝聚而成的老电影永远伴随着我。让这些记忆永恒。
中年跟贴链接:http://www.30-60.com/bbs5/dispbbs.asp?boardID=51&ID=156708&pag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