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兵工厂有一个很大的大礼堂,那时开大会啊,小分队文艺会演啊,都在那里举行,但大部分的用途是晚上放电影。那会儿山沟里文化娱乐活动很少,加上电视机又没有普及,唯一的乐趣就是看电影了。兵工厂的工会专门负责到县城拉电影拷贝片子,然后会通知厂广播站,播音员就会在喇叭里广播:“今晚7点整,在厂大礼堂放映电影《******》,欢迎大家前往观看。于是职工们下了班回家后,早早地做饭吃饭,到了时间,一家子大大小小的人往黄坑大礼堂出发,住在上龙坑的要穿过一个山洞,住在寨下的要提早些出发,因为离黄坑比较远,住在三村的就权当散步到黄坑蹓跶,住在黄坑的可以在开场前3分钟赶到。
电影院有专门的售票窗口,那会儿好像是1角钱一张电影票,大礼堂进口有专门的人把守验票,人群还没有进大礼堂的时候,整个黄坑广场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有等人的、等票的、夏天的时候有卖冰棒的、有小孩子走丢了到处寻找的,也有谈恋爱的情侣,大凡在这里就能知道某某家的儿子和某某家的女儿谈上恋爱了。等人群全部进到大礼堂就坐后,广场那边即会安静下来。电影正式开场前,会放一些宣传口号、比如:.......(我忘了),之后是放映员的名字,最后是电影正式开始播放。如果半当中,拷贝断片了,或者烧掉了片子,屏幕上一片 漆黑,工作人员就会把大礼堂的的灯打开,人们就会耐心的的等待,偶尔也有调皮的人嘘嘘地叫两声 。等放映员处理好后,灯全部熄灭,继续开始欣赏电影。
一般一场电影放映1.5--2个小时,电影散场后,大礼堂的四个安全门全部打开,人群可以在10分钟内全部撤空,这时候整个黄坑广场聚满了人,大部队浩浩荡荡的向各个家属区行进,那个场面真正的壮观啊,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场景了。大凡骑自行车的人每部电影的结尾是看不到的,他们总是提早一些出来,趁大部队没有出来的时候,骑上自行车好早早地回家,这时候路上没有人,否则的话,只有和行人一样推着自行车回家了。 等三股人流分开后到了各个家属区,回到自己家中,整个兵工厂才会象夜一样平静下来。
如今社会发展了,娱乐活动也多了,电视、网络、舞厅、卡拉OK.......人们的娱乐已不仅仅是看电影这么单调了,可心里一直怀念在兵工厂大礼堂看电影的情景,这种情结是大城市的孩子无法体会的。 小时候,看了不少电影,对有些电影的经典台词,一直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比如” “ 高家庄,马大河” “ 黑不留秋靠边站” “ 阿米儿,冲” “ 我胡汉山,又回来啦” “ 马尾巴的功能” “ 你们的大炮是怎样保养的” “ 平安无事喽” “ 海燕,前进四” “ 黄河黄河,我是长江” “ 吼吼吼-吼”学小鸟的一种叫声,对暗号的 “ 贼的儿子永远是贼” ......
还有很多很多当时留传的台词,在这里我想请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一起帮我回忆,也可以回忆小时候看过的电影,比如《五朵金花》、《女篮五号》、《红牡丹》、《小兵张嘎》、《地道站》...... 谢谢大家!
中年跟帖链接:http://www.30-60.com/bbs5/dispbbs.asp?boardID=51&ID=132577&page=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