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庆化厂的学习历程
我是87年8月份到庆化厂的,那年我读完初二,由于我原先读书成绩一直算还可以,由于初二是重要的一年,换一个环境肯定对我学习有影响,当时我爸就希望我转到庆化厂让我再读一年初二,也与当时的刘校长说了,可由于初二只办一个班,初三由于当年补习的多,会开两个班,所以,初二升初三的学生一个都不留级。就这样,想留级留不成地读了初三,其实在初三这一年,我的成绩真的影响好大,当时毕业考,毕业证都没拿到(两门不及格),好在,考技校又考得比较好,当年的纺织技校分数线为250分,我考了358分,多出一百多分,在应届的考技校生里面算好的了。
接下来,就在南昌读了二年技校,在技校时成绩算还可以吧!我记得当时我爸就教育我(因为我爸一直希望我能上大学),读技校也要认真,有基础回到厂可以考职大,当时我们厂好多人考职大,反正当时的我也不是太清楚什么职大不职大的。90年回厂实习参加工作后,好象厂里考职大的指标就没了,反正只记得当时感觉好不容易不要读书了,也不会想读书了,有个工作就行。
就这样上班时上班,下班时玩,到了94年,感觉也有点玩烦了,94年就与几个同事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我还记得当时报名要开证明,那时是井冈山的妈在宣传科,我还记得她说的话:自学考试好难的,进门容易,出门难,好好坚持!其实我也没什么大决心,只是想学习充实一下自己啦!能不能坚持我自己都不能肯定,其实现在想来有这种学习热情,是那时我们厂的助学氛围还好,记得90年办了一期统计员委培生,学习费用厂里全报,好象还算公差,本那时我也想去,但当时刚技校毕业,加上认为自己没读高中,基础不行,怕考不出。我们自学考试的人每次去考试也是厂里派车接送,开始不要买票的,好象是后来厂里效益更不好,就要买票了。
从94年4月份到98年的十月份,我在庆化厂完成了自学考试的十四门课程的考试,这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但也算走过来了。当四年后我取得这张毕业证后,厂里还一次性奖励了四百元钱,这四百元钱也来之不易啊!我当时粗略算了一下,我为了自学考试花出去的钱可能七八百元,厂里奖励四百,也算是经济成本最低的文凭了,不过,我的时间与心血可就花得不少哦!当我考完专科,我也报了会计本科,后来由于出了庆化厂,也没从事会计工作,也就没坚持了。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在庆化厂的那些年,还算是充实的人生,也是不断学习的几年。作为工厂,当时效益好时,也算是比较鼓励大家学习的,工作上的相对轻松与安定的环境,也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