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一直是个很时髦的人。从很多小时候的照片就可以看出来。一次同学到我家来玩,给她看我的影集。她看着,指着一张照片说“你妈妈很时髦啊”。我仔细一看,妈妈穿着长筒靴,呢子长裙,外面穿着一件深绿色大衣。站在足球场旁边,眼睛微微的眯着,对着镜头笑。真是时髦啊,当年她怎么就知道深绿色是今年来流行的亮色呢?呵呵。印象中她一直是卷发,长卷、短卷,显得人很精神利落。妈妈很能干,会勾衣服,也会织。那个时候,我所有毛衣都是她织的。很多样式只要她看到了,自己估摸一下,就能织了。还记得小学我穿着她织的毛衣去上学,学校老师看了样式欢喜不已,让我回家问妈妈要了织法,大大的涨了我小P孩的面子。呵呵。
爸爸呢,就没有那么出挑了。一直在锅炉房烧锅炉的。经常三班倒,印象中唯一他三班倒的好处是会带“鞋底饼”回来,就是那种简单的象鞋子形状的烧饼,食堂买的,咸咸的,很好吃。
那个时候,看不出来他们对818有什么很深刻的眷恋。好像都是迫不及待的离开那个深山的。为了能够调回来,想尽了所有办法。出来后,记得有一次我问他:还怀念山里么?他沉默了一下,说27年啊,呆在那里27年了,四周放眼过去就是山,看都看腻了...
然后我又问他,他们当初去那里怎么开始建厂的?没想到他话头提开了,就收不住了。于是我知道电影院是他们建的,几个车间也是他们建的。当初进去什么都没有。都是他们花苦力一点一点建起来的。路也是他们铺的,还记得水泥路(掺杂着小石子)每隔一段会有一段沥青?还是什么的,黑黑的,到了夏天散发一种怪怪的味道。爸爸说是为了防止路面热胀冷缩,所以要铺一段。都是他们铺的,不得不对他们惊叹啊。厂里的一切设施和外面的村庄比起来,不知道好了多少,正规了多少,气派了多少。都是他们的功劳。他说,当初来的时候有3000多人,都是学生啊,四面八方涌来的。他说,每年都有炮兵学院还是之类的学校大学生来实习,真让人感慨啊。原来厂里还有过那么一段辉煌。
他说620的后门口继续往里走,可以翻过几座山,就到井冈山了。他们会去深山老林里去打猎,还自己自制土枪。爸爸也做了一把,后来送给当地他一个最好的朋友了。简直不敢相信,爸爸还会做枪。他说他们去打猎,有一次一个人碰到了一头豹子,吓坏了,动也不敢动。只能和它对视。后来万幸豹子走开了,才捡回一条命。他们去砍了木头从江的上游放下来。他说那时候我舅舅去玩,他就带着他一起去。舅舅年纪小,不懂事情,在木头上玩的高兴,差点冲到石头没命。到了春天就去挖笋,很嫩很嫩的笋,晒干了,烧汤的时候放一点,眉毛鲜的掉下来。还去河里钓虾,很鲜很鲜的河虾哦。记得搞笑的是,在我们三村对面有一条开出来的小河,好像是排工业用水用的?爸爸在小河边开出一小块自留地,后来突发奇想要挖水塘,结果挖是挖出来了,可就这么废弃着了。
那时候家里的家具都是他做的,就是生性疏懒,所以没有涂油漆。白白的,颜色不好看,可是样式就算到现在也不遑多让。一整套家具,简直是伟大的工程。到现在爸爸还留着一套木工工具,搬了好几次家,被妈妈骂了好几次,他都死活不肯丢。他说一个同事,可以用自己调出来的颜色刷出很好看的漆。我简直只能用崇拜来形容了。我家厨房后面也是一小块自留地。爸爸在厨房的窗子后面搭了一个洗澡棚。从厨房的水龙头引了根管子过去,可以冲凉的。最奇妙的就是,可以烧开一壶水,然后用一个细小的软管从铜吊(烧水的壶)的壶嘴里插进去,一头接那个淋浴用的管子。变成了简易的淋浴器,可以自己调节水温洗澡。夏天就是这么过去的。
我现在在写这篇文章,心里还不断在反思。爸爸他们一代真的是很能干的一代。现在很多已经丢失的传统,在他们身上完美的体现出来了。也许这就是不同时代的悲哀。
现在他们在上海的老同事还会经常聚会,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老同事,老朋友在一起嘻嘻哈哈,回想当年,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他们对聚会乐此不疲,看到那些已经当祖辈的朋友,大发一通感慨,再交流交流彼此的近况。这种温馨,在现在的同事关系中,是绝对找不到了。
昨天我给他看那个flash,爸爸沉默了一下,说,不知道为什么,他有时候做梦不会梦到已经去世很久的奶奶,却会经常性的梦到山里的一草一木,所有的美丽风景。
或许对他们来说,人生最美丽的风景,已经留在了彼时彼处。
中年跟帖链接:http://www.30-60.com/bbs5/dispbbs.asp?boardID=51&ID=142611&pag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