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朋友传给我几张我们兵工厂子弟学校的照片,照片上的老教学楼在现在孩子的眼里已经成为古董,可是在我们那时它还是很值得骄傲的新楼,离开十几年后以后,就象小说《REBECCA--蝴蝶梦》的开篇词里写的那样,还经常梦见在二楼的化学实验室里做实验!无论我走在哪里,那一弯河水永远荡漾着我们儿时的欢笑;走进校门,那高高的树上挂着的爬绳和爬杆还会给我们带来快乐......那是我成长的地方,也永远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
我是70年代中期上的小学一年级,那时候没有现成的书包买,每个孩子背的书包都是妈妈一针一线缝制的小布兜,好在那时书本不是很多,小布兜还装得下。那时的学费书费也没有象现在的孩子读书一样动辄几千上万,让人惊舌,我记得以前家里爸爸还存着我们的学费书费的收据,好像一个学期只有2元钱。 那时我们都是靠一双小脚自己走着上学,全然没有象现在的孩子这样父母接送,即使下雨了,没有雨伞,我们也会到路边摘一片芭蕉叶顶在头顶一路跑回家。因为是从不同的家属区走到寨下的学校读书,我们经常放着好好的马路不走,从这头上山,翻过山头,到寨下学校下山,一群一群的孩子爬山爬多了,竟然走出了一条山路,我们会在不同的地点占据一个根据地,用树枝搭个简易草棚在那里休息,还有顽皮的男孩会挖个陷阱、地道什么的搞恶作剧。等到山上黑果子熟的时候,我们就会摘来吃,经常吃的嘴巴黑黑的,到了学校给老师笑。记得小姑娘都爱美,等到映山红开满山头的时候,放学回家我们会把映山红的叶子用水浸湿,贴在指甲上用布包上,过几个小时,指甲就会泛红,臭美一番,但还要在爸爸妈妈没有回家之前,偷偷洗掉。
那时候老师都是从祖国四面八方支内来到兵工厂的,有上海的、西安的、东北的,她们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耳闻目染之下,我们兵工厂所有的子弟都能讲一口普通话,所以有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我们在那里呆了二十几年,竟然不会讲当地的方言?我们会告诉他们,不要说会讲了,就是听也听不懂啊,因为那时我们不和外界村庄的人联系的。那时候读书也不累,老师教的轻松,我们学的轻松,一本书从头背到底,是我们轻而易举的事。逢到考试,我们特喜欢闻那考试卷的油墨香味,那时候的考试卷都是钢印的,老师用手写印在那种透明的纸头上,然后放在印刷机上手工印刷,记得有些读书读的不好的、老留级的男孩会到垃圾箱里捡老师丢弃的已经印好的那个透明纸头,查看考试卷,多半做这种事情的男孩总归还是要留级的,叫做:留级包。
我们上学那会,刚刚打倒“四人帮”,学校的文艺小分队经常排练节目,到兵工厂的大礼堂汇报演出,有唱歌、跳舞、说相声,依稀记得那四个演“王张江姚”的演员被群众舞台上舞台下追着打。那时候那位当校长的特别喜欢搞文艺,我们学校专门有一支乐队,看那些比我大的哥哥姐姐演出,真是羡慕啊,有一对双胞胎姐姐,大的弹扬琴,小的拉大提琴;还有拉小提琴的、二胡的、打鼓的、吹号的......多亏了那些从上海来的“老三届”,他(她)们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全是他(她)们教的。后来我也参加了小分队,那时候的任务就是每年的“六一”文艺演出,我们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六一”晚上到大礼堂演出,一套红的跳舞服,还有一套白衬衫兰裙子是我们每年跳舞穿的服装,那时为了防止搞错,都在每条裙子的腰头写上自己的名字,后来传了一届又一届,我估计现在还在学校的仓库里呢,还有一套演老鼠的服装呢,后来演老鼠的那个男孩,我们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小老鼠”,叫到现在。
后来我们换校长了,他不喜欢文艺,他喜欢体育,然后我们全学校的孩子都改练体育,练长跑、标枪、铅球、手溜弹、篮球......每年办两次校运动会,插红旗、高音喇叭唱运动员进行曲,成绩拔尖的运动员还到县里参加运动会,拿了名次回来,那个当校长的高兴劲,嘴都合不拢。
我们就这样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现在我们一帮长大的孩子在QQ里聊天,谈到母校还是禁不住的激动,说是今年年底大家一块回我们的兵工厂聚会,回到我们童年成长的地方,想到如此心动的计划,我已经三天没有睡好觉了。
中年跟帖链接:http://www.30-60.com/bbs5/dispbbs.asp?boardID=51&ID=131632&page=16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