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
春节期间,我由昆明经公路进入六库沿着怒江逆流而上深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一带,走进风景最美丽的茶马古道一段,天是那么的蓝,水更加蓝得透澈,蓝的就像梦境一般,民风纯朴得更加让我感动,一句问候、一个笑容、一个舞姿、一段歌声……是那么让我陶醉!
生活在云南怒江峡谷中傈僳族的民众在春节期间(大年初二至初六),都要到有温泉的地方去洗浴。男女之间彼此尊重,他们用圣洁的温泉水洗去一年的污秽,迎来吉祥,此种风俗被称为“澡堂会”,可惜我们时间不合没碰上。在怒江峡谷居住有多个少数民族,主要有怒族、傈僳族、藏族、独龙族等。他们信奉有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民族民间原始宗教等多种宗教信仰。
途中游览老母登教堂、知子罗废城,在匹河乡分叉口上山,去寻找传说中的老姆登村教堂里面的无伴奏赞美诗班合唱团和知子罗废城区。可惜没遇上做礼拜,尤如天簌的唱诗班歌声留存在心中一个谜!
知子罗的废城区,是坐落在山顶的小城区,是以前贡山地区行政区和盐商聚集的地方,地势高易守难攻。由于交通不便或是潜在的地震与塌陷,早已人去楼空,留下的只有破旧的房屋,衰败的老街和几户零碎的村民,他们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搬离这座荒废的旧城。站在高处缅怀昔日繁华景象的余辉低目怒江峡谷翻腾流域,回头望见远处辉煌的基督教堂和身边纯真朴实缀学在家务农的儿童……百般滋味在心头。
在前往福贡县境内途中经过三江圣地“石月亮”,当地傈僳族称之为“亚哈巴”。是在怒江边险峻山峰上自然形成的一个圆洞,远远望去就像一轮昼夜永不落下的“满月”。
到达贡山后相遇来自台山的小妹,并认识一个司机愿意免费载我们去离丙中洛8公里的双拉村,帮助逃了进丙中洛的门票(50元/人),晚上住宿双拉村的民族研究基地也是免费。
悠悠然呆在基地门前的平台上看日落,对岸的村庄在斜阳下变幻出不同的光照,核桃树蔬落地散布在木屋旁田园间,构成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大伙们在车上卸背包时,经点算后发现少了一个装着睡袋的小包,怀疑是在贡山转车的时候丢失了!在抱着没有希望的可能性,打通了小妹的电话,最后在人来人往汽车站正对面的街道边拾回,怒江人民有着朴素纯洁的道德观,物各有主,路不拾遗,已成为人们遵奉的道德准绳。
在大年三十当日没有班车路过,公路边等候半天还是小店的大叔送我们去八公里外的丙中洛镇上。前往丙中洛途中经过千里怒江第一湾,司机主动停车让我们拍照。怒江翻腾于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的大峡谷,遇上丹拉大陟坡挡住急流,形成一个半圆形大湾,这就是“怒江第一湾”。湾畔上的台地就靠横架在江上的吊桥以一根铁链牵引和外界连接,岛屿上屋前屋后种满桃树,风光旖旎,三面环水,春天桃花开遍小岛所以称之为“桃花岛”。
在宽阔平原上的丙中洛镇上相遇三个来自北京的自游者。并且一起包车进入秋那桶村去,途中经过重丁村教堂、四季桶、五里寨、石门雄关、朝红桥……
夕阳下的秋那桶村分外妩媚,当地村民们用稠浓的青稞酒和热情洋溢的歌舞迎接我们的到来。清晨的秋那桶更加让人陶醉,优美恬静,仿如置身世外桃源,一定要预留时间漫游秋那桶村子,往上走上初岗组沿线风景入画,美不胜收。
总结:怒江地区是还未被完全开发的旅游线路,基本都是一些自助游人士和徙步者居多。当地民风纯朴,地方民族特色浓厚。运气好的还会遇上怒江上玩溜索、百花岭教堂四声部无伴奏合唱团、察瓦龙风情、独龙江上的纹面女人……
饮食:石板粑粑、琵琶肉、荞砂饭……
最佳旅游季节:农历三月十五“仙女节”是当地最盛大的民族节日。
旅游小贴士:昆明长途客运西站/西宛站开往六库的卧铺车¥177/人,次日清晨06:30到达
包车由六库---贡山¥300/车,要和司机说好途中游览老母登教堂、知子罗废城
进入丙中洛的门票50元/人 春节包车由丙中洛入秋那桶来回¥300/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