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年,父亲调到了xxx厂工地工作,我和哥哥便在xxx厂附近的一所农村小学读书。那时侯,113厂的职工不多,有孩子的好象没有几个,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六公司的子弟。哥哥比我大3岁,却只比我高一年级。在哥哥和他的同学带领下,我们经常逃学,到山上讨野果子吃,我最喜欢吃的一种野果叫抛(音Pao),有黄色、红色和乌黑色3种,最甜的是乌黑色的;还有一种野果叫红刺果,有黄色、红色2种,遵义一带的人叫做红军粮,据说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贵州的时候,就是用这种野果子当粮食充饥的。
有几次我们逃学上山一边吃、一边玩,居然跑到了离38所不远的山头上。
我们在xxx厂工地没呆多长时间,父亲又调到了xx所工地。我和哥哥以及部分六公司子弟、安装公司子弟又在当地农村的翁桃小学读书,在那里我体验了农村小学缺乏师资的学习生活。当时我读二年级,和一年级共用一个教室,语文、数学老师既教一年级,也教二年级,我的班主任是一名来自剑江化肥厂的知青,她的名字我已经记不住了,但我还记得这位老师长得很漂亮,很受学生们的喜欢。
和在xxx厂读书一样,哥哥和他的同学们带着我们逃学。每天早上,我们从家里带的中餐在上学的路上就被我们吃了,在学校读了几节课,就跑到小溪流里抓螃蟹、摸鱼虾,跑到山上讨野果子吃,还跑到农民的菜地里掰包谷(玉米)、摘毛辣果(西红柿)当作中餐用,渴了喝井水,那时候的井水喝起来真是一种绝美地享受,可以说娃哈哈矿泉水比那井水差远了去。
有时候,我们这些子弟由于一些小问题还经常出现打架的情况,有个叫徐志平的同学和我哥哥发生矛盾,我们兄弟俩一起联手把比我们高出半个头的徐志平打得痛哭。呵呵,后来我们回都匀后,已经长得膀大腰圆的徐志平还吵吵要和我们兄弟俩一决高低呢。
不过,我至今不明白的是,当时xx所还有一个名称叫xxx部队,后又改名叫xxxx部队,连民工的通讯地址都是xx省xx市xxx部队某某排某某班,就象正规部队似的,用现在的网语真是叫“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