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线的日子里(六)
在厂人事科报到后,我才知道工厂还有一个代号叫xxx,中文名称叫国营xxxx厂。
报到后,人事科把我被分配到一车间见习。
当天工厂发工资,一车间财务室主任xxx安排我一同参加发放工资的工作。
第一次参加发放工资(按班组分钱),我十分小心,生怕出什么差错。越怕事就越出事,分到最后一个班组工资时少了5元钱,当时的5元钱可不是一个小数,一个人的工资也就几十元。分完工资上班时间已经到了,各班组已经安排人到财务室领工资。x主任果断地说:“先发下去,有问题发完工资后处理”,于是,工资按一个班组一个班组发放下去了;我在一旁心神不安:工作的第一天就遇上少钱的事情,真麻烦。
老天保佑,工资发完后不久,一个叫xxx的年轻人把多分的5元钱退了回来,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那时候三线职工的思想还真是高尚,好人好事比比皆是。
晚上,财务科的科长xxx来到招待所看望我,通过谈话我知道了x科长是我的老校友,老家是河南安阳的。
1986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发[1986]77号文,首次在国营企业中实行劳动合同的制度,并废除了“子女顶替”制度,原有的“子女顶替”制度执行到当年9月30日。
在这种情况下,工厂部分老职工纷纷退休,急着让自己的孩子坐上最后一班车。
一个月后,x科长通知我到财务科上班。
在财务科报到后,我才知道是一位老师傅为了儿子顶替工作匆匆退休,x科长决定由我来接替她的工作。
在财务科我看到了一份工会的文件,深受感动:86年6月份,一名叫
看到这花园般的工厂,看到这工厂发生的好人好事,我为是一名xx职工、为自己是一名三线人而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