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叫做国营庆江化工厂(八一八)的地方,她汇集了中国各地的机械工程精英和一群踌躇满志的热血青年.她出生在1966年8月18日,她从曾经辉煌的年代渐渐走向了衰败!2006年1月1日818兵工厂彻底改制,划上结束句号。818兵工厂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回忆将永远留在养育过我们的818人心中。 那里靠着蜀水河,也靠着山,俗称三线厂的就是这个位置。我在那里出生那里长大,我对这里的印象是从泛黄的相片开始的。九年半前离开那里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关于厂里的回忆,而且总是阳光灿烂的。现在,这些记忆已经慢慢的在缩水,但是却越来越精华,阳光越来越灿烂。 每天下午放学总是玩到厂里下班号声响起才急匆匆地赶在爸爸下班前回家写作业,要不爸爸先到家轻则一副严肃面孔给我,重则可能讨一顿打!小时候家后面的河里有钓不完的鱼,还有放学的河边小道、还有黄坑礼堂的大影院、还有年年夏天盼着别人药鱼的蜀水河、还有梅坡大坝、还有法国梧桐和大樟树,还有还有......太多了,关于这个厂,有太多太多想说的了。从小写到大吧!
幼儿园 不记得我是怎么进的幼儿园,好像那天我哭得很严重,一个人就静静的坐在角落里也不和小朋友玩,不过后来记得是住我家前面叫孙老师的阿姨用玩具和小自行车哄笑了我,不过长大后就叫她姐姐了。每天放学爸爸妈妈没下班就跟着孙老师回家,等大人下班回家了再去接我。 在幼儿园里的记忆已经模糊了不少,唯一印象最深的是周总理去世那年,老师们把我们全部集中在门前饭厅里,还要跪在地上,正面的墙上还有一张大大的人像图片,当时还真不知为什么老师们都在大哭,还要求我们也跟着哭,我们觉得好玩没哭,有个叫张阿姨的拿起小板凳就要打我们,把我们全吓哭了,渐渐长大后才知道那时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去世了。
上学 大班毕业,我就完成了幼儿园的学业。80年我顺利升入小学。那个时候,我总是弄不明白,为什么这所学校叫做“庆化子弟学校”,为什么是子弟,而不是姊妹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在离开学校上班后才知道。由于成绩不太好的原因,我一直不喜欢这个学校,等到我决定要喜欢她了,却已经离开学校上班了。在我还处在“低海拔”的时候,感觉学校还是很大的。
这次看到818回忆里学校的相片,杂草丛生一片衰败的景象,心里真不是滋味。听说现在学校只有小学三个年级了,而且一个班只有十几个学生,想当初从一年级到高三每班都四、五十个人,甚至还有因人太多分成二班的。进入一年级,我每天背着和我差不多大的书包去上学,记得那时的书包还是军绿色的,书包盖上还有一个红五角星。读到四五年级时,上数学课,我总是不老实,上课就拿粉笔头用小刀做人头像,结果课没听到,第二天早读总被那个凶凶的y老师叫上去做题,做错了罚站,然后就老实的听老师把这些题详解一遍。为此,我经常被罚站。
我最清楚的是我前排的女生,她的长发经常遭到我的袭击,我经常拽她的头发玩,她很生气。那时玩的游戏有逃江山、斗鸡、自已做的铁丝枪和用自行车链条做的火药枪,还有过年时我们那个区的孩子们都拿出家里的鞭炮“二踢角”和烟花,分成二队在商店通往码头的斜坡马路上上下对打,这些都比较野,后来我们大点后就没什么人玩了,好听应该也还记得的!可能大多都是独生子比较宝贝也没那么野了的缘故吧!
文静点的玩橡棋、弹珠、用废作业本做的“长条子”,还有用烟盒做的“三角拍”。上学有时从二十几栋边上的山脚下翻山过去,在山上还会捉迷藏、还学解放军叔叔把草藤条编成草帽来打仗,特别是在夏天有野果子(毕可波)吃,吃得满嘴黑黑的,还采映山红吃 ,那个时候放学回家的路记得有两条:从大门出去经过八家村往邮局河边的小路回家;另外一条是经过八家村、邮局、粮站、商店、幼儿园然后就到我家了。
读初一时也不知那个年轻的班主任怎么让我当上了体育课代表,还是个二条扛的中队长,当时高兴得真是没话说!不仅仅因为当中队长,因为那时只有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才有资格在天天早上在做体操前的升旗仪式上在全校师生面前轮流去升旗!对我来说那才叫光荣呀:):):)。
上了初二后就喜欢上了足球,天天利用课间和中午吃完饭的时间到学校礼堂后一个微型足球场踢球,总是在上课铃响后满头大汗地急匆匆最后几个跑进教室。记得还有一次学演杂技,把一个小学生没上锁的自行车拿来骑,一部车总共坐七个人,现在想想都好玩,一个坐方向龙头上、一个坐前杠上、二个站在后坐上,后轮中轴一边站一个,当时把站在楼上戴眼镜的那个书记气得直翻白眼。
更好笑的是夏天时学校的大樟树上会有许多的毛毛虫爬下来,课间就去把毛毛虫捉来偷偷放在个别女生的文具盒里,上课后那些女生打开文具盒,整个安静的学校都会听到那些女生的尖叫声,搞得全班都大笑起来!全校老师都认识我,连我不认识的老师也认识我,想想当时真是太调皮了,都成了出名人物!我的出名一方面是调皮,另一方面可能还缘系于我父亲的名声吧! 下集待续
中年跟帖:http://www.30-60.com/bbs5/dispbbs.asp?boardID=51&ID=150355&page=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