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春天,已是文革后期,那时我还是个14岁的小姑娘,只知道大人单位内迁,我们搬离上海,要到江西的一个保密工厂。 在南昌,一辆前苏联米色华沙小轿车将我们全家带上了进山的路程,一路上我带着十二分的新奇,只见公路是红色的土壤和粗沙粒铺就的,来往交汇的车卷起缕缕尘埃,起伏的道路将我的心高高的拎起又囫囵褪下,感到很是刺激。从来没经历过这么长路程的我不断地向大人询问着还有多远的路,依稀只记得路过了毛泽东诗词中所说的:“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吉安市,随后是泰和县——马家洲——白土街,最后还有15华里才进山。
逐渐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进入山口处,一座长达80米左右的大坝正倾泄着河水,坝面上仿佛是嵌了一面厚厚的绿玻璃,净滑透亮。接着映入眼帘的是满山布苍翠,绿水日潺湲的景致。水上漂浮着长长的木排,还有两头翘起的小竹排上载着渔夫和鹈鹕。丝毫没给人留下山区的苍凉感,好似一个陶渊明笔下所描绘的世外桃园。经过6个多小时的旅途,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寨下,国营庆江化工厂招待所。
负责接待我们的是李佩芳阿姨,她热情、周到、亲切,活脱就是电影“昆仑山上一棵草”中女主角的原形。住在招待所的两天,李阿姨怕我们小孩子寂寞,让她的女儿红红陪着我们,熟悉了附近的学校、食堂、医院、农场、运输连……
两天后我们的家被安顿在招待所旁边一栋二层楼上,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家和庆江化工厂所有的职工和家属一样,度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在这个鲜为人知的大山里,曾燃烧过上千个老三届高中生的青春激情,有上千个老职工为国家军工产品所作的贡献,还有为军工产品献身的英灵,有欢娱的、有悲壮的,有平凡的、有辉煌的,我很想和大家一起在网上重温那段时光,如果愿意看我的帖子,我会不断寄帖子的。
中年跟帖链接:http://www.30-60.com/bbs5/dispbbs.asp?boardID=51&ID=152395&page=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