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午后静谧气氛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打破,“叮冬叮冬叮叮冬--”清脆而极富穿透力的竹梆子声传遍了寨下的每个家属区门口,传遍了寨下的每一块区域的上空,甚至三叉路口的樟树叶也被这种并不十分响亮的声音震得跳起舞来了。所有的小鬼们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滚铁圈的、踢足球的、玩世界大战的男孩子们、扔沙包和跳橡皮筋的女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正在进行的游戏,就连一向乖巧听话,正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做作业的三好学生阿柳儿和小紫儿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笔,她们也凝神细听,并判断着竹梆声的方位。
也许你知道,在这种交通闭塞的山沟沟里,时常会出现一些跑街窜巷的货郎或者艺人,比如弹棉花的、修雨伞的、做木匠的,还有我曾经提到过的卖豆腐花的,他们偶尔会在阳光晴好的某一天,吆喝着出现在寨下或者上龙坑等地区。但这次发出声响并在小鬼们当中闹出如此大动静的显然不是他们,一些资深小鬼明白,这是换麦芽糖的货郎来了!因此有经验的小鬼们并不急于追逐麦芽糖的担子,比如寨下顽皮而嘴馋的小赖子,你只要看他那一口千疮百孔黑黑的虫牙就知道,他显然换过不止一次麦芽糖了。他知道破烂铜铁牙膏皮子以及鸡毛鸭毛和鸡胗内那层黄黄的皮(中医上叫做鸡内金,多作治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以换上不少的麦芽糖,于是他一溜烟地冲回家中堆放杂物的草棚中,顺着墙根一路摸去。锄头和犁是要用来开垦自留地的,动不得,鸡毛和鸭毛也被自己在前一个月换了糖吃,再说现在不是逢年过节的,也不会再杀鸡宰鸭的哪来的鸡毛鸭毛。对了,牙膏皮可以换的,不过他很快沮丧起来,因为没有多余的空牙膏皮,他记得有一次和弟弟把一管新的中华牌牙膏全挤光了去换糖吃,结果挨了爸爸一顿猛揍,现在屁股上还有乌青呢!工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在靠近门后的墙壁上,发现挂着两只箍桶的铁圈,虽然有些锈迹斑斑,但总还是块铁吧,破铜烂铁货郎都是收的。
不行,这个不值钱,卖不了钱,不能换糖,你还是回家再找找看吧。换麦芽糖的货郎对小赖子表现出爱莫能助的神态,他仅仅瞄了一眼小赖子手中的那对锈蚀了的箍桶圈就下了判断。就一点点,这么小一块也不行吗?你就换给我吧。小赖子比划着小拇指对货郎哀求道,明天,明天我一定找块好铁给你。货郎现在正眼也不看他了,明天?明天我的担子就到了十几里外的白土街或者马家洲喽!他边说边为等候在一旁的小井和卢家兄弟敲下两块大拇指般大小的麦芽糖块,小井和卢家兄弟分别是拿着鸡毛和牙膏皮来换的。看着他们迫不及待地吃麦芽糖的欢喜劲儿,小赖子情不自禁地咽起了口水。你就换一块给我吧,这么小都不行吗?小赖子的声音带着哭腔。
这时候人越聚越多,货郎现在有些应接不暇了。别急别急一个一个来,他灿烂地笑着,一次一次地将破铁锅、牙膏皮、鸡胗皮以及罕见的甲鱼壳收到箩筐中,再为这些翘首以待的孩子们耐心地敲下一块又一块的金灿灿的,散发着酽厚甜味的糖块,他已经全然顾不上同情小赖子了。我看到小赖子的眼泪已经盈盈欲滴,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有在众人面前落下眼泪,他从人群中突围而出,朝着家中跑去,路上他发疯似地那把两只锈蚀的箍桶圈用力一甩,我看到它们划出两道美妙的弧线,最后落到了邓家的鸡棚内,引起鸡鸭们一阵骚动。
麦芽糖其实并不好吃,而且粘牙,现在我们知道它只不过是淀粉、糖元和糊精类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廉价糖类食品。而且很多孩子为此付出了挨打的代价,因为他们往往把家中一些有用的物事换给了挑麦芽糖担子的货郎。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在那段时间里,在818,孩子们总是像麦芽糖一样粘在换糖人的周围。他们非常热爱这种呈金黄色的块状糖块,你可以看到货郎走之后的几天里,仍有些孩子嘴里夸张地咀嚼着这种粘牙的糖块,那是因为他们不舍得立即吃掉它的缘故。
(注:本篇系应小井建议而作。为防止各位对号入座或者引起误会,特此申明,故事中人物皆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中年跟帖链接: